2.2 符号
2.2.1 作用和作用效应
M——弯矩;
N——轴力;
P——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;
V——剪力;
σ——正应力;
τ——剪应力。
2.2.2 计算指标
E——钢材的弹性模量;
f——钢材的抗拉、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;
f v——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;
f ce——钢材的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;
f y——钢材的屈服强度;
f u——钢材的抗拉强度最小值;
f w t、f w c、f w v——对接焊缝的抗拉、抗压和抗剪强度设计值;
f w u——对接焊缝的抗拉强度;
f w f——角焊缝的抗拉、抗压和抗剪强度设计值;
f f u——角焊缝的抗拉、抗压和抗剪强度;
f b t、f b c、f b v——螺栓的抗拉、承压和抗剪强度设计值;
f b u——高强度螺栓的抗拉强度最小值;
f b——销轴的抗弯强度设计值;
G——钢材的剪变模量;
γ R——钢材的抗力分项系数;
δ u——钢材的伸长率;
ε y——钢材的屈服应变;
ε u——钢材的极限应变;
ε st——钢材的硬化应变。
2.2.3 几何参数
A——毛截面面积;
A e——有效截面面积;
A n——净截面面积;
b——翼缘板的外伸宽度;壁板的净宽度;角钢的宽度;
b 0——箱形截面壁板间的距离;
D——圆管的外径;
d——螺栓直径;销轴直径;
d 0——孔径;
e——偏心距;
h w——腹板的高度;
h m——上下翼缘中面间的距离;
h 0——腹板的计算高度;
h c——腹板的受压区宽度;
h e——腹板的受压区有效宽度;
h f——角焊缝的焊脚尺寸;
I——毛截面惯性矩;
l——长度或跨度;
l 1——梁受压翼缘侧向支承间距离;螺栓受力方向的连接长度;
l w——焊缝的计算长度;
S——毛截面面积矩;
t——板的厚度;
t f——翼缘的厚度;
t w——腹板的厚度;
W——毛截面模量;
W n——净截面模量;
w——角钢的平板宽度。
2.2.4 计算系数及其他
n——高强度螺栓的数目;受弯构件整体稳定计算公式指数;
α——轴心受压构件板件宽厚比限值的放大系数;
α 0——截面应力分布系数;
α f——螺栓或焊缝长接头承载力折减系数;
β m——压弯构件整体稳定的等效弯矩系数;
γ x、γ y——对主轴x、y的截面塑性发展系数;
γ m——圆形构件的截面塑性发展系数;
ε k——钢号修正系数,其值为235与钢材牌号对应的名义屈服强度的比值的平方根;
ε' k——钢号修正系数,其值为460与钢材牌号对应的名义屈服强度的比值的平方根;
η——轴心受力构件的有效截面系数;压弯构件整体稳定的截面影响系数;
λ——长细比;
λ n,b——正则化长细比;
——正则化宽厚比;
ρ——轴心受压构件的有效截面系数;
φ——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;
φ b——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;
ψ——压弯构件整体稳定的修正系数。
M——弯矩;
N——轴力;
P——高强度螺栓的预拉力;
V——剪力;
σ——正应力;
τ——剪应力。
2.2.2 计算指标
E——钢材的弹性模量;
f——钢材的抗拉、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;
f v——钢材的抗剪强度设计值;
f ce——钢材的端面承压强度设计值;
f y——钢材的屈服强度;
f u——钢材的抗拉强度最小值;
f w t、f w c、f w v——对接焊缝的抗拉、抗压和抗剪强度设计值;
f w u——对接焊缝的抗拉强度;
f w f——角焊缝的抗拉、抗压和抗剪强度设计值;
f f u——角焊缝的抗拉、抗压和抗剪强度;
f b t、f b c、f b v——螺栓的抗拉、承压和抗剪强度设计值;
f b u——高强度螺栓的抗拉强度最小值;
f b——销轴的抗弯强度设计值;
G——钢材的剪变模量;
γ R——钢材的抗力分项系数;
δ u——钢材的伸长率;
ε y——钢材的屈服应变;
ε u——钢材的极限应变;
ε st——钢材的硬化应变。
2.2.3 几何参数
A——毛截面面积;
A e——有效截面面积;
A n——净截面面积;
b——翼缘板的外伸宽度;壁板的净宽度;角钢的宽度;
b 0——箱形截面壁板间的距离;
D——圆管的外径;
d——螺栓直径;销轴直径;
d 0——孔径;
e——偏心距;
h w——腹板的高度;
h m——上下翼缘中面间的距离;
h 0——腹板的计算高度;
h c——腹板的受压区宽度;
h e——腹板的受压区有效宽度;
h f——角焊缝的焊脚尺寸;
I——毛截面惯性矩;
l——长度或跨度;
l 1——梁受压翼缘侧向支承间距离;螺栓受力方向的连接长度;
l w——焊缝的计算长度;
S——毛截面面积矩;
t——板的厚度;
t f——翼缘的厚度;
t w——腹板的厚度;
W——毛截面模量;
W n——净截面模量;
w——角钢的平板宽度。
2.2.4 计算系数及其他
n——高强度螺栓的数目;受弯构件整体稳定计算公式指数;
α——轴心受压构件板件宽厚比限值的放大系数;
α 0——截面应力分布系数;
α f——螺栓或焊缝长接头承载力折减系数;
β m——压弯构件整体稳定的等效弯矩系数;
γ x、γ y——对主轴x、y的截面塑性发展系数;
γ m——圆形构件的截面塑性发展系数;
ε k——钢号修正系数,其值为235与钢材牌号对应的名义屈服强度的比值的平方根;
ε' k——钢号修正系数,其值为460与钢材牌号对应的名义屈服强度的比值的平方根;
η——轴心受力构件的有效截面系数;压弯构件整体稳定的截面影响系数;
λ——长细比;
λ n,b——正则化长细比;
ρ——轴心受压构件的有效截面系数;
φ——轴心受压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;
φ b——受弯构件的整体稳定系数;
ψ——压弯构件整体稳定的修正系数。
收藏
书签
笔记
评论
展开
条文
条文